首頁 > 古裝言情 > 盛唐小女官

第37章

  逢年過節許多人都自發給他送酒肉來著。

  三娘上前向張鼎說明來意。

  張鼎瞧了三娘一眼,又瞧了瞧她身邊那群小子們,樂呵呵地笑道:“到我去喝酒的點了,要不我們去隔壁酒肆邊喝邊聊?”

  像他們這個年紀的小孩兒大多是不會進酒肆的,不過今兒有正事,三娘便點著頭應下了。

  一行人轉道去了隔壁酒肆。

  負責招待客人的胡姬瞧見幾個小娃娃都愣住了:這麼小的孩子能喝酒嗎?

  三娘第一次進酒肆,看什麼都覺得很新鮮。等瞧見那眉眼深邃、美豔不可方物的胡姬,更是眼睛都睜圓了,隻覺自己從沒見過這類型的美人。

  胡姬長居洛陽,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隻愣怔片刻便笑著迎三娘一行人入座,詢問他們要什麼茶飲。雖然她們開的是酒肆,但茶飲也是極有特色的,比如香濃的馬奶茶便挺適合小孩子嘗鮮。

  至於張鼎,那當然是要喝酒。

  郭幼明也想喝酒來著,不過他想到自己肩負著把侄女囫囵著帶回家的重要責任,便也忍痛要了胡姬推薦的特色茶飲。

  等酒上來了,三娘就在邊上對張鼎進行各種各樣的提問。

  張鼎本來不甚在意,隨手翻看過三娘帶來的那些文稿後卻頓住了。

  他定定地盯了手中的文稿半晌,才轉頭打量起旁邊小小的女娃兒來。

  才這麼大一點的年紀,居然就能寫出這麼細致又實用的東西來了嗎?

  三娘不明所以,仰頭問他:“怎麼啦?”

  張鼎道:“沒什麼,隻是想到我一個老朋友。他生前也特別喜歡寫書,我手頭還有他的書稿來著。”

Advertisement

  三娘聽後特別感興趣,積極追問:“他寫的什麼書?”

  張鼎道:“寫了好幾本醫書,我手頭這本叫《食療本草》,就是告訴鄉裡哪些食物可以補養身體,說是能讓人靠調節日常飲食活到九十九。”他端著胡姬送上的酒飲了一口,朗笑著拆自己泉下老友的臺,“當然了,這肯定是騙人的,他自己才活到九十三。”

  三娘驚道:“九十三也好厲害了。”

  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可見活到九十三得多稀罕吶!

  她一下子把自己的來意給忘了,開始追問張鼎能不能把食療本草借她看看。

  她雖然還小,可是阿翁他們年紀都很大了,她要是記下這本《食療本草》便能知曉他們平時能吃什麼、不能吃什麼,叫他們也能活到九十九!

  張鼎道:“也不是不行,這酒你們請?”

  三娘摸摸自己的小荷包,還在琢磨自己錢夠不夠,旁邊的蕭戡已經一口應下:“不就是酒嗎?我請!”

  張鼎不在意誰來買單,隻要有人請就行了。他瞧向三娘,揚了揚手裡那疊文稿問道:“那你是要借書,還是要問這個?”

  三娘一臉糾結:“不能兩個一起嗎?”

  張鼎道:“也不是不行,那你問吧。”

  這次幾人是一起行動的,三娘負責發問,李泌負責抄寫,效率倒是比平時要高許多。

  她很快從張鼎這兒問到了一些急救手法以及急救方子。

  幾輪問答下來收獲不可謂不大。

  比如她擁有了可以備在家中的常用藥清單,大多都是放上三五年也不會壞、遇到意外便可以找出來應急的。

  專業的事果然就該找專業的人請教!

  幾個小娃娃圍著個僧醫又是提問又是做記錄,引得不少酒客好奇地過來圍觀。

  聽說三娘她們幾個要合著一本什麼樣的書,眾酒客都驚嘆不已。

  等得知牽頭的正是近日頗為有名的小神童郭三娘,眾人更是感慨聖人果然慧眼識人,誰家小孩六歲大能寫這樣的書?

  還有人當場表示要是書成後自己也想要一本。

  三娘沒想到眾人的反應會這般熱烈,頗有些受寵若驚。她一本正經地保證說道:“等我們整理好以後會想辦法多抄一批,讓想要的人都能拿到。”

  酒客們紛紛善意地笑道:“沒道理讓你們貼錢找人抄書,我們可以自己僱人抄。”

  三娘一口答應下來。

  書還沒編成就得到這麼多人的肯定,三娘幹勁更足了。

  臨去前,她還不忘跟張鼎回去取《食療本草》。

  取書的路上,三娘還從張鼎嘴裡了解了他那位活到九十三歲的老朋友。

  他那位老朋友叫孟诜,是個非常有洞察力且很愛觀察生活中各項細節的人。

  比如他年輕時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則天大聖皇帝賜給朋友的金子,當場表示這是藥金不是真金,不信我燒給你看看,保證能燒出藥金特有的五色煙霧。

  孟诜不僅是嘴上說說,他還很有動手精神地當場燒了塊賜金。

  ……然後他就被則天大聖皇帝貶去當臺州司馬了。

  三娘聽得瞠目結舌。

  皇帝賜金都敢燒著玩,膽兒可真不小!

  不過大抵也是因為這位前輩擁有這種無人能比的探究欲,才能幾十年如一日地潛心研究醫理。

  接下來幾日三娘白天仍是到處造訪醫家,傍晚便回去研讀《食療本草》,爭取能在把書還回去前將裡頭提及的食物功效與禁忌通通記下來。

第39章

  經過大半個月的收集和整理, 三娘幾人還真梳理出整本災害自救指南的初稿來了。

  六歲大的李俅第一個試閱過後,指出其中一個重大問題:字太多了,看不太懂。

  別看李俅上次弄書船的事弄得挺順利, 實際上都是他哥李儼在把關,事情也大多是吩咐底下那些能識字、會算數的人去辦,他自己仍是覺得《初學記》非常難讀的正常學齡孩童(三娘那種就明顯不太正常)。

  三娘也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 很多東西用文字描述不太直觀,應當像《導引圖》那樣畫成許多小人來演示才足夠通俗易懂。

  記得她早起比劃的那些鍛煉動作就是從她祖父那幅《導引圖》裡學來的!

  三娘有些苦惱。

  她還沒有學畫畫,這事她自己根本做不來。

  李泌見狀提議道:“不如去尋賀學士,看他能不能幫忙找個擅作畫的人幫忙畫。”

  三娘聽得直點頭, 立刻和小伙伴們一起浩浩蕩蕩地跑去尋賀知章。

  巧的是賀知章又在和張旭、吳道子在品茶闲談。

  三娘驚喜地跑上去與他們說明來意, 亮亮的目光還時不時往吳道子身上轉,眼神裡的意思大概是“我們這麼有意義的書您一定很想參與吧”。

  小孩子心裡的想法是藏不住的, 幾個大人基本是一看就懂。

  張旭笑道:“那你可真是來對了, 讓道玄給你畫便是。”

  吳道子曾隨張旭、賀知章兩人研習書法,與他們算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聽張旭這麼說自是不會拒絕:“不知需要什麼樣的畫?”

  三娘哪裡知曉吳道子的畫在外面有多難求(據傳連裴旻裴將軍想要他為亡母作畫都得親自舞劍助興), 她興衝衝地把自己想要達成的效果講給吳道子聽。

  不需要很復雜的畫法,隻要能讓人直觀理解遇到書中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就好!

  吳道子拿過她的書稿翻看片刻,點頭說道:“應該沒什麼大問題,我試試看。”

  賀知章便命人取筆墨過來。

  吳道子最擅長的就是臨場發揮,李隆基不管上哪巡幸都愛帶上他沿途作畫留念,三娘這點要求自是難不倒他的。

  他對著書稿沉吟片刻, 提筆便把其中一段描述畫了出來,寥寥數筆便把震中逃生方法給畫了出來。

  其實面對這種天災也沒什麼特別有效的辦法, 不過是讓人第一時間逃至空曠處罷了。

  時下的建築大多是低矮的土木結構建築,遇到地震很容易倒塌, 地震中的傷亡大多都是屋舍坍塌造成的,所以察覺地震後隻要盡可能地逃往屋外大抵便能安全度過一劫了。

  三娘看得兩眼熠熠發亮,央著吳道子幫她把其他內容也給畫了。

  除了這類緊急情況下的自救場景,還有一些急救手法、應急藥草也是需要通過插畫展示出來的。

  比如在野外受了傷,有些藥草揉碎了敷在創口上便能止血,三娘覺得這也很有用。

  還有位出使過吐蕃的官員告訴她們,許多人到了吐蕃可能會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當地有些藥草可以緩解一二。她問過與吐蕃交手過幾年的蕭嵩,蕭嵩也證實了這個說法。

  三娘已經把這些實用應急技巧都分門別類地整理出來,吳道子給每個類別配上對應的插畫就好了!

  吳道子:“……”

  既然已經應允了要幫忙,吳道子隻能一一記下她的要求。

  考慮到許多藥草他也不是太認識,吳道子還詢問了張鼎所在的醫館具體在哪個坊,他回頭親自過去問清楚再畫。

  三娘隻覺真是找對人了,吳道子不僅畫得特別好,還這麼認真負責!

  因著還需要等吳道子的畫稿,三娘便把這事兒暫且放下了,快快活活地玩耍去。

主編推薦
  • "夫君帶回來一個「真愛」,堅決要納她為妾。 我感動得熱淚盈眶,拉住真愛的手不放: 「怎麼能讓你做妾呢?我這個正室位子讓給你!」 「不如今日和離、娶親一條龍!」 不急不行啊! 抄家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了! 「夫人!不好了!姑爺帶了個姑娘回來!」"
  • 我繼妹想要勾搭我老公。但她不知道他 曾經是個道上大哥。當她再次花枝招展 地登門時。我老公將一把砍刀剁在了
  • "從精神病院穿進病嬌囚禁文,我不顧系統的十八禁警告,無死角騷擾攻略對象。 在他洗澡的時候偷看,在他睡覺的時候偷拍他的美腿照,總愛對著他的腰臀深情注視。"
  • 我提分手那天,雨下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