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家那臺冰箱已經被拆卸研究透徹,以冰箱為基準,在基地制造了大規模的人工磁場,終於把白色光屏擴大到一面牆的大小。


隻是,除了我,任何活物還是不能穿越。


 


華國和秦朝隔著變大的白色光屏,在芝罘島雙方基地召開「第二屆華&秦友好會談」。


 


制定了下一步的合作方案,即十二字指導方針:


 


「農業富民,科技興國,基建強秦。」


 


第一,教育方面。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說實話,秦朝很多人口音很重,也不認識簡體字,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Advertisement


為了實現友好溝通,教育被提上日程。


 


隔著白色光屏,拼音班、認字班熱火朝天開課。


 


華國高層精英們親自上課,面對面教學,華&秦合作進一步加深。


 


駐秦大使上班第 90 天。


 


秦始皇在芝罘島建立了第一所「華秦學校」。


 


裡面分為基礎班、初中班、高中班、大學班。


 


通過「考試」選拔人才,每日一小考,每周一中考,每月一大考。


 


呂雉帶著一群女子,有些擔憂地走過去觐見始皇,問道:「陛下,民婦想跟著上課,不知陛下是否能開恩,成立一個女學班?」


 


秦始皇大手一揮:「成立什麼女學?今日起,我大秦無論男女,5 歲起必須上學,免除束脩,違令者嚴懲。」


 


說著,他回頭看了看這群女子,笑道:「去上課吧,爾等待遇同大秦男子一樣,不必刻意把自己孤立出來,要想人先瞧得起,自己當先瞧得上自己。」


 


女子們領旨謝恩,興奮的離去,秦始皇忽然叫住呂雉:


 


「還有,在朕面前,你該稱臣。你是朕親封之官,你該給她們做一個榜樣,不必妄自菲薄。」


 


呂雉,是秦朝第一位女官。


 


15


 


第二,農業方面。


 


袁爺爺的學生組成農業專家組,面對面教學,教導以陳勝、吳廣為首的大秦農業班新生。


 


經常能聽到秦朝位面有新生嘀嘀咕咕:


 


「唉,《農業微生物學》好難啊!」


 


「你那個還難?你要不要來我這個組試試?《農業經濟管理》,看得我頭暈!」


 


可他們不知道,在他們抓耳撓腮的時候,秦始皇不眠不休,如同一塊海綿,瘋狂汲取知識,已經把華國農業大學的課程全部學完。


 


理論知識搞定之後,秦始皇還帶著他們一起下地,卷著褲腳,彎著腰,親自種下華國送來的各類改良種子。


 


如水稻、高粱、大麥、花生、土豆、紅薯、玉米等等。


 


駐秦大使上班第 200 天,第一批實驗種子成熟。


 


陳勝和吳廣激動地抱住秦始皇大喊:


 


「陛下!陛下!咱們成功了!」


 


「太好了!百姓有白米吃了!」


 


秦始皇也摟住他們的肩膀,欣慰道:「你們辛苦了。」


 


兩個憨厚的男人忽然捧著稻谷跪倒在地,聲音哽咽:「多謝陛下。」


 


我看著秦始皇臉上的泥濘,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曾經帶頭起義推翻秦朝政權的農民,在這個平行時空,卻成為了大秦農業的主幹力量。


 


至此,改良水稻走入千家萬戶,以關中、百越一帶為試驗基地。


 


全民掃盲後,農業班的新生順利畢業。


 


大秦成立了自己的農業部,陳勝、吳廣被封為大秦農業部部長和副部長。


 


基層官員成批走出去,分散到大秦各地,進行土地改革,打倒貴族門閥。


 


實現了真正的五谷豐登,安居樂業,天下晏然。


 


16


 


第三,工業方面。 


 


秦朝工業高速發展。


 


溫飽問題解決後,秦朝百姓逐漸開始追求生活品質。


 


玻璃杯、鏡子、牙刷,乃至於玩偶,都在秦朝格外受歡迎。


 


手工業的興盛,推動工業騰飛。


 


鋒部長把華國頂尖科學家挖來,隔著白色光屏,給秦朝墨家子弟進行一對一輔導。


 


墨家本就奇思妙想多,擅長機關之術。


 


在華國科學家的教導之下,墨家子弟集體化身科學狂魔,如飢似渴地學習現代科技,瘋狂點亮秦朝科技樹。


 


原本鋒部長說,需要什麼,可以從華國直接搬運過去。


 


但秦始皇想了想,居然拒絕了。


 


那日,這位帝皇擰著眉頭,憂心忡忡地站在海邊,對我說:


 


「許小友,坐享其成固然很好,可朕卻怕這是揠苗助長,如同海市蜃樓,總有一日會消失。」


 


「朕希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諸多發展,還是讓大秦自己一步一個腳印來吧。」


 


「這樣,等朕百年之後,秦朝子孫才有真本事守住這份基業。」


 


的確如此。


 


所以,除了一些高端軍事設備,秦朝研發不出來,必須搬運現成的過去之外。


 


華國沒有再直接給秦朝照搬其他東西的成品過去。


 


很快,四大發明在秦朝提前問世,第一臺蒸汽機被秦朝人自己發明出來。


 


這標志著秦朝的工業革命正式開始。


 


這一日,是駐秦大使上班第 453 天,兩個位面都沸騰了。


 


隔著白色光屏,華國科學家和墨家子弟上演著師生情深,相看落淚。


 


「老師,多謝您……若非是您潛心教導,我還在玩木頭……」


 


「是你自己聰明,我隻是提供理論知識,沒有幫到你太多。」


 


秦始皇欣喜道:「今日休息一天!」


 


那天,人人酒足飯飽,人人喝得面紅耳赤。


 


秦始皇舉著酒杯,對著白色光屏那頭的鋒部長遙遙一敬。


 


鋒部長眼眶通紅,虔誠地喝下這杯酒。


 


華國和秦朝的情誼,一切盡在不言中。


 


17


 


第四,醫療方面。


 


因為歷史上的秦始皇S於公元前 210 年,也就是六年後。


 


所以華國這邊格外重視醫療,生怕秦始皇身體有恙。


 


召集各類專家會診,給秦始皇做全面檢查。


 


雖然咱人過不去,但是醫療設備可以過去啊!


 


心髒,查!血液,查!骨骼,查!腦袋,查!


 


秦始皇接受了大家的關心,任由各種儀器穿過白色光屏,在自己身上搗鼓。


 


這一查下來,秦始皇當真有不少舊疾。


 


一統六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件事,更別提,統一之後,秦始皇跟勞模一樣,每天朝四晚十一,他再是千古一帝,也是血肉之軀,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工作力度。


 


我家這個冰箱門通往秦朝之後,秦始皇更是一天都沒有停下來過。


 


各個部門要學的,他親自學。


 


各個技能要掌握的,他最先掌握。


 


在兩個位面的人眼裡,他幾乎是無所不能的。


 


華國專家感嘆道:「陛下,您真的要注意休養,不可再操勞。」


 


秦始皇無奈笑笑:「朕怎麼闲得 下來呢?朕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時刻擔心自己不能打下世界輿圖上的地方,不能實現華夏大一統。所以,還要辛苦諸位幫朕調理身體了。」


 


至此,兩個位面的中西醫專業班一對一開課。


 


立志給秦始皇培養一批神醫,隨身帶著。


 


各種補品、藥品跟不要錢似的送去秦朝,生怕秦始皇有個好歹。


 


18


 


第五,軍事方面。


 


王翦首當其衝,以 84 歲高齡,帶著秦朝有志之士,順利從「數理化」專業班畢業。


 


王翦毫無例外地成為秦朝軍事部的部長。


 


令人意外的是,副部長居然是呂雉,秦始皇親封。


 


起初也有秦軍不服,於是秦始皇笑道:「那你們比賽,誰贏了,誰坐這個位置。」


 


教練場上,呂雉雖不善秦朝武功,但華國各類熱武器她卻玩出花來,幾乎百戰百勝。


 


看到守擂的她,就連鋒部長也手發痒,忍不住感嘆:「我倒真想和呂雉比比槍法。」


 


改革之後的秦朝軍事部,就是需要新型人才。


 


所以,呂雉是憑自己的真才實學和優異成績登上這個崗位的。


 


畢業之後,學到了華國技術和各種武器模型,以墨家子弟為首,秦朝眾人研究起了自己的熱武器。


 


長槍短炮誕生,秦朝正式進入屬於他們的熱武器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項羽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開始拿著槍支彈藥,成天泡在秦朝基地。


 


其實,秦始皇是華秦軍事班的第一名,項羽是第二名,但項羽卻不願當官。


 


沒事就想出去打仗,被秦始皇訓了一頓後,他又請命跑去打下了箕子王朝。


 


即棒子國的老祖宗。


 


除此之外,各港口拔地而起,王翦把水軍也操練了起來。


 


歷史上,古人智慧極高,秦朝徐福方士出海,本就乘坐的樓船。


 


如今,在秦朝造船技術上加以改良,結合華國現代技術和工藝,一艘艘軍事遠洋船舶不斷生產、試航和改造。


 


19


 


駐秦大使上班 1095 天。


 


秦歷公元前 216 年,華國 2026 年。


 


經過華國科學家和墨家後人的齊心鑽研,華&秦合作基地的白色光屏終於實現巨大突破!


 


除了我之外,其餘人也可以穿越了!


 


第一時間,鋒部長就帶著華國骨幹和禮物來到了秦朝位面,受到了秦朝眾人的熱烈歡迎。


 


「第三屆華&秦友好會談」在秦朝基地召開。


 


制定了接下來的計劃:出海。


 


秦始皇歉意地問:「這些年,一直是你等在幫助大秦,幫助朕。當初籤訂《華&秦跨時空合作盟約》,並沒有對你們起到什麼作用,如今你們終於能親自來到大秦,可有想要的?」


 


鋒部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陛下,我們想要礦產資源。」


 


從前,華國需要通過進口補充的資源高達 19 種。


 


包括我們熟知的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戰略資源,還有銅、锰、鎳、硼等礦產資源。


 


如今,來到秦朝位面,偌大的海外市場任由華&秦開採,這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


 


以後再也不用回去受那些外國人的氣了。


 


聽說華國處境之後,秦始皇很是擔憂地看了看我們的人馬:


 


「你們基地就這點人,夠挖礦嗎?」


 


老祖宗生怕我們被人欺負,生怕我們拿得不夠多!


 


鋒部長感動道:「陛下,還是要注意生態可持續發展。」


 


駐秦大使上班 1100 天。


 


秦始皇的身體調理得很好,遠洋船舶第 100 次試航成功。


 


天氣晴朗,萬裡無雲,是個出海的好日子。


 


20


 


秦朝舉國送行,華國也來了許多高層。


 


扶蘇、李信從鹹陽趕來,蒙恬、蒙毅從草原趕來,王賁、趙佗從百越趕來。


 


「陛下,路途遙遠,臣請求同去!」


 


秦始皇抬手止住他們:


 


「你等守護好眼下的疆土,守護好基地,學習華秦學校的新知識、新思想,繼續改革之路,做好手頭工作。」


 


「無論是六國,還是匈奴,甚至是百越,皆為內亂,就算真有紛爭也不必過於憂心,朕相信你們能處理。」


 


說著,這位率先首先登上船舶,我和鋒部長緊隨其後,並肩站在甲板上。


 


海風吹拂,把秦始皇的聲音拉得極遠。


 


「曾幾何時,朕稍稍合眼,看見的就是分崩離析的天下,朕一日都不曾好眠。」


 


「奮六世之餘烈?的確如此,朕站在先祖的肩膀上統一天下,害怕辜負祖輩努力。」


 


「直到遇見許小友,遇見鋒先生,遇見華國眾多有志之士,朕才知曉,是朕的眼光狹隘了。」


 


「原來,海外竟然那樣大,世界竟然這樣廣,我泱泱華夏,竟還會被海外蠻族欺辱。」


 


說著,秦始皇忽然抬手,轉了一個利落的槍花。


 


眉眼之間染著煞氣與野心:「子孫後代的仇,朕這個老祖宗,必然親自去報,取那些海外異族的項上人頭。」


 

目錄
主編推薦
  • 待在容澈身邊的第五年,我忽然倦了。所有人都說我不一般,能讓心
  • "老公認白月光命薄的兒子做義子,接回家裡悉心嬌養。 那孩子奇跡般的越來越健康。 而我的幼子卻突然病入膏肓,死在了我懷裡。 死後我才知道,她換了我兒子的命。 重生回來,我摟著懷裡乖巧的小寶。 給一向溺愛孫子的婆婆打去電話。 面對登堂入室的白月光母子。 婆婆上前就是一巴掌,怒罵: 「兒子病了就去找醫生,我兒子又不會治病!」 「傳染到我孫子,我一條老命就換你母子二人的命!」"
  • "大冬天裡,四歲的女兒被婆婆使喚去燒開水,結果嚴重燙傷。 婆婆怕村裡人說闲話,說她虐待孫女,死活捂著不讓送醫院。 結果女兒傷口感染導致發燒,最後一命嗚呼! 我眼睜睜看著這一切,卻什麼都做不了! 因為我產後抑鬱,已經死了! 沒想到一氣之下,我居然重生了……"
  • "我穿越了,穿到了貓妖國。 在貓妖國,人是貓的奴隸。 但是不巧,我上輩子是開貓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