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梟這種食譜中存在魚類的,在未來肯定也會受到汙水的影響。
雖然這個影響肯定沒有海洋生物大,但也會造成種群數量進一步下降。
隻有等到死亡足夠多的數字,讓它們意識到魚已經不能吃了之後,才會改變自己的食譜,將大海中的動物去除掉。
而在這個過程中,溫晚晚預計現存的北極梟數量至少要下降百分之四十。
目前國內並沒有現成的繁育基地,甚至連有關它們的論文都少得可憐,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要在國內進行保護性飼養,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第328章 巴向山
外來物種進入國內,尤其是溫晚晚還算是半個官方的人,這個報告是必須要有的。
至少也要讓上頭知道,為什麼要把一個國內沒有的種群帶回來,該怎麼進行管理,如何不造成物種入侵……
林林總總一大堆的事情都要寫進報告裡才行,如果不是這份報告要遞交上去,溫晚晚是絕對不會親自動手寫這東西的。
畢竟白函別的不說,至少在寫報告這點上已經遠遠超出了其他人太多。
翻動這資料的同時,筆記本電腦中的文檔也在逐漸完善了起來。
北極梟這種猛禽想要人工飼養,需要的環境隻能是人工建造出一個場館。
也可以說是運氣不錯,在海洋館當初建設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北冰洋的兩棲生物,預留出來了一部分空間用於模擬北極生態。
這部分空間很大,除去規劃好的物種,再加入一個北極梟的種群絲毫不成問題。
尤其是溫晚晚之前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很少,想要將一個完整的報告寫出來,需要大量的資料進行填充。
北極梟這個物種國內存量太過稀少,想要完整的繁育,一切可以說都是從零開始。
Advertisement
環境的問題倒是好解決,但如何從一個野生種群過渡到人工飼養的種群需要的研究少說也價值沈南百分之二十的頭發。
解決掉了人工飼養的過度,接下來還有在人工環境下疾病的問題。
這一部分難度也至少價值白函三釐米的發際線。
這些雜七雜八的問題雖然不需要在報告中寫出來,但至少也要有一個看起來可以實現的方向。
簡單將報告開個了頭,沈南就帶著一張A4紙走了過來。
“站長,統計完了……”
“基本檢查怎麼樣?”
“還不錯,沒有明顯的皮膚病和傳染病,不過有幾隻幼崽的狀態不是很好,正在抽血化驗。”
“大致能看得出來嗎?”
“應該是換季食物變化引起的,不是很嚴重。”
對於沈南的判斷溫晚晚還是很放心的,既然她說問題不大,那就不會出現什麼生命危險,最多也就是需要吃幾天藥養一養。
將手中寫了個開頭的報告保存好,溫晚晚也伸了個懶腰朝著甲板上走去。
北極梟的事情急不來,這小東西從立項到最終引進至少也要接近半年的時間才可以。
不過雖然短時間內沒辦法大規模的繁殖性飼養,但這一路上若是遇到了帶幾隻回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按照預估,未來一大半屬於國家的海洋館單單是飼養員就不少於一千人,動物們的專屬獸醫數量也不會少於一百人。
這還不算是其他各項設備的維護人員和海洋館內的工作人員。
龐大的員工數量,哪怕是隻是順手也足以照顧好幾隻北極梟了。
這一輪的海象搜集完畢,龐大的運輸船再次動了起來。
順著北冰洋的暖流,一路朝著下一個預定的地點趕去。
而此時,位於北極的臨時基地內,一輛輛雪地車停在了冰面上。
“報告,東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全員五十二人到齊!”
“報告,西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全員三十七人到齊!”
“報告,華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全員六十四人到齊!”
“報告,京城志願者一百二十一人到齊!”
“報告,東北志願者一百五十九人到齊!”
……
隨著臨時基地外的雪地車越來越多,分級管理下的一個個負責人也帶領著自己的隊伍來到了這一處集合點。
站在雪地車上的一道身影,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飛快開始下達了命令。
周魯眾知,人多了很容易就出現亂子,尤其是現在臨時基地內外密密麻麻匯聚了五六百人。
一旦管理上出現失誤,將會直接造成巨大的災難。
哪怕是最簡單的食物分配,若是沒有強硬的指揮和明確的制度,都可能造成災難性的事故。
所以能擔任這次北極陸地指揮的也絕對不是隨便都能上的。
現在站在雪地車上發號施令的是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的副會長:巴向山。
這位曾經在一次森林火災中,指揮超過一千四百名森林消防救出來了五十三隻大熊貓。
後來更是在一次輪船失事後,指揮三百多艘漁船救下來了八百多隻中華白海豚。
如果不是這次任務的重要性,這位已經快要六十歲的老戰士也沒必要親自來到北極擔任陸上指揮的職位。
在海洋中,溫晚晚在船上可以摸摸魚,可以闲著沒事吃個飯後甜點享受,這是因為陸地上的事情有人幫著她分擔。
船上一共隻有這些人,而且要麼就是經驗豐富的老水手,要麼就是本身是玄學門的人。
這也讓溫晚晚的工作量進一步下降,除了和汙水搶命的那幾天,剩下基本上都不需要她過多的操勞。
但與之相反,北極陸地上可就遠遠沒有這麼輕松了。
來到北極的人,隻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算是有保護動物經驗的,剩下的大多都是簡單培訓了兩天的志願者。
哪怕是按照老帶新的模式進行,巴向山也必須要時時刻刻的關注著每一隻小隊的情況。
而且這種隨時可能遇到突發情況的北極,完全無法靠著零和一的計算機去模擬的。
換句話說,巴向山必須要時時刻刻在心裡計算好每一隻小隊的情況,包括出現了意外該怎麼去處理,整個大隊伍又有多少容錯的機會。
現場在巴向山的安排下井井有條,一個個帳篷飛快搭建了起來,厚實的雪堆中也被挖出來了一塊防火帶。
“會做飯的原地站好,其餘人退後開始準備夜晚篝火!”
聲音落下,亂糟糟的人群也緩慢的開始動了起來。
看著眼前的情況,巴向山也皺了皺眉頭:“不要急,人與人之間間隔至少三十釐米!”
精準的命令下,亂糟糟的人群也算是整潔了不少,巴向山也終於看到有多少擁有做飯這項技能的人了。
結果倒是還不錯,大部分協會來的基本上都掌握著野外做飯這項技巧,也讓緊繃的巴向山稍微放松了一些。
第329章 北極考察點
一條條命令的下達,讓臨時基地飛快忙碌了起來,做飯的做飯,炒菜的炒菜。
不會廚藝的也根本闲不下來,一邊要檢查帳篷是否牢固,另一邊還要朝著發電機裡添加燃油。
整個臨時基地內現在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雖然有些亂,但總歸一切都在穩定的秩序之內。
巴向山摸了摸自己頭上的汗水,將身體靠在了雪地車上稍微休息了一下。
現在這種場景隻能說是小意思,真正麻煩的還在後面。
目前來到這裡的隻是先頭部隊,用於將臨時基地建立起來,構建出來能穩定運行的模式。
等到明天開始,剩下的那些大部隊才會趕到北極,兩千多人來自於五湖四海各個地方,志願者和保護組織的人混雜在一起。
一旦有什麼突發情況,甚至都可能出現人命!
有著桂淼的一手卦術在,運輸船上的運氣還是不錯的,一整天的航行找到的基本上都是中型的種群。
大部分都在五十隻成年體,幼崽的數量也有不少。
等到天色暗下來的時候,運輸船上已經被海象塞滿,捕撈網努力了十多次才勉強供應這群大家伙幹飯的需求。
水手們都累了一整天,大廚也沒虧待這些人,將餐廳的桌子搬到了甲板上,迎著海風吃起了著名的東北菜:鐵鍋燉!
沒有什麼比累了一整天之後吃上一頓鐵鍋燉更加幸福的事情了。
大鵝雖然是速凍的,但大廚的手藝也在線,作為東北名菜本身的味道也足以徵服大多數人。
迎著夕陽的光芒,一隻隻還沒成年的海象努力在甲板上挪動著身體,溫晚晚的身邊更是聚集了好幾隻,努力撕咬著剛剛投喂的魷魚。
作為水陸兩棲的動物,沒有防護設施的水池肯定是關不住它們的。
不過好在憑借著蘇繡和沈南的能力,大部分成年的海象此時都在一層或者二層休息。
隻有這群還沒長大的海象按耐不住好奇心,在船上到處亂竄。
不過亂竄也有好處,大部分人看到這幾個小家伙,都會順手投喂點海鮮給它們吃。
像是運氣好撞在了大廚身上,還能嘗一嘗海膽的味道。
鐵鍋燉大鵝的香氣在空氣中彌漫,船長也難得給水手們一人分了一瓶啤酒。
船上這群人的酒量他也清楚,平日裡不讓喝是怕出現問題,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不過今天的任務基本上都完成了,再加上幾個小時後就能到北極檢查點,稍微喝一點讓水手們熱鬧起來是不成問題的。
“今晚停船之後你們應該就要登陸了吧?”
聽到船長的詢問,溫晚晚也點了點頭:“嗯,今晚在考察點休息,明天查一查資料,後天出發去臨時基地。”
“需要我們幫忙不?”
“沒事,你們直接出發吧,我們下次見面估計就是在南極了。”
聽到溫晚晚的話,船長也感覺一陣頭疼:“不能我們飛過去再找一條船嗎?”
“不可能的,這麼大的運輸船本身就不好找,而且還要改造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從北極到南極,說起來簡單,隻是跨越了地球的兩級地區而已。
走空運的話倒是簡單,經過幾次中轉,哪怕加上休息的時間三天也能到。
但在大海上航行可遠遠沒有那麼容易,期間需要歷經至少三十個補給點,四十個燃油添加點。
還要考慮到船隻的檢修和航行過程中各種突發的意外。
世界上目前唯一一個有能力做兩極地區航線的旅遊公司,前後也需要換三條船,歷經整整一百三十天。
但他們可不是來遊玩的,若真的用這麼長時間去航行,怕不是沒等趕到南極地區已經被汙水覆蓋。
追求速度的情況下,運輸船也要接近三十天才能趕到南極。
“你算過汙水到達南極的時間嗎?”
聽到船長的話,溫晚晚也點了點頭。
“算過,北極會先被汙水汙染,大概還有半個月,而南極地區因為環境問題,要比北極晚上很多。”
“至少目前來看,我們大概還有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