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肯定是來的急,如果真出現了意外情況,溫晚晚也會申請再調動一批人。
船長幽幽的嘆了口氣:“行吧,今晚補給完之後我們一早就走,爭取早日趕到南極。”
溫晚晚他們沒必要和船長一起行動,或者說到達了北極之後,大部分人都可以在這邊短暫的休息幾天了。
畢竟陸地指揮有足夠的能力,再加上眾多的人數完全可以保證效率。
除了溫晚晚需要坐在總指揮的位置上當個吉祥物之外,哪怕是沈南都可以在北極考察點好好玩上幾天。
鐵鍋燉,再加上浸滿了湯汁的大餅,甲板上一群人的氣氛異常的歡快。
等到這一頓飯吃完,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
一群水手也飛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擺脫了自動航行,加快速度朝著北極點趕去。
夜晚十點,北極考察點這裡已經站著上百個穿著夜光衣的身影。
隨著運輸船破開浮冰,停在了預定的位置,雪地車第一時間啟動朝著運輸船這裡趕了過來。
大海象一隻隻體型巨大,一輛雪地車一次最多也就能運一隻。
哪怕是被稱之為幼崽的小家伙,體長也超過了一米,考慮到雪地摩託的容錯,最多也就是帶著兩隻而已。
上百艘雪地車看似很多,但實際上想要將一整船的海象運完,至少也是三個小時起步。
看著現場雖然忙碌,但一切都井井有條,溫晚晚觀察了一會確定了沒有問題後這才放心抱著懷裡的小北極梟坐著雪地摩託朝著北極考察點趕去。
實際上在整個北極我國設立了不止一個北極考察點。
溫晚晚來的這個是距離北冰洋最近的,也是目前來說規模最大的一個。
Advertisement
這裡常年生活著科研人員三百多人,他們一直奮鬥在一線搜集足夠的數據,支撐一系列的研究。
隻不過這種對人類絲毫不友好的地方,除了駐守的人員外,很少有人願意來這裡。
第330章 為了種地
等到雪地摩託停在了北極考察點外,放眼望去整個營地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還是考察點第一次來了這麼多人,也讓這裡的科研人員和駐守的戰士無比的歡樂。
溫晚晚的腳步剛剛踏進了營地的大門,就從旁邊伸過來一隻手遞給了她一個烤雞腿。
“累了吧,快吃點東西暖暖身子!”
溫晚晚帶著些許迷茫接過了雞腿,目光朝著營地中看了過去。
此時的營地內搭建了十多個大型的燒烤架,每一個燒烤架前面都有一個穿著軍裝的戰士在忙碌。
而許多穿著白大褂的科研人士,此時也掛著笑容和戰士一起天南地北的聊著。
不是所有人都會把工作帶到生活中,大多數科研人員本身其實並不算是很喜歡實驗室的日子。
每天在實驗室中加班,除了工作需要外更多的則是責任。
像是今天這種整個考察點都放假,大家在一起聚一聚享受生活的時間,他們也很期待。
溫晚晚一個大雞腿還沒吃完,手裡面已經接連被塞了牛肉串和羊肉串,甚至不知道誰還送來了一串羊腰子。
看著這些烤串,溫晚晚也有些哭笑不得。
“都別鬧了,這是溫指揮!”
好在這種事情沒有持續多久,站在一旁的一位老人率先發現了溫晚晚,飛快走了上來。
“溫指揮你好,我是北極考察點的負責人:周自強!”
“你好!”
簡單的握了一下手之後,周自強飛快帶著溫晚晚走到了基地的房子內。
“抱歉,我們這很少有外人來,好不容易熱鬧了一次,他們有點熱情過頭了。”
“沒事,這樣挺好!”
溫晚晚對於營地內的現狀倒沒覺著有什麼,北極考察點這裡的科研任務極重,按道理來說是他們不應該來打擾的。
但奈何他們這些人必須要找一個地方休息,放眼望去,方圓五十公裡的範圍內,隻有考察點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見到溫晚晚確實沒有介意,周自強這才算是松了口氣,也開始給溫晚晚介紹起了營地內的設施。
“那邊的帳篷區是值班戰士用的,原本他們也和我們一起住在樓裡,不過後來有一次維和部隊來這邊暫住……”
說到這的時候周自強縮了縮脖子,見到沒有人靠近這才繼續開口。
“那天晚上,值班戰士因為吹著空調睡著了,等到維和那群人進樓裡才醒,後來他們晚上值班的地點就放在了營地大門口的帳篷裡。”
不得不說,聽八卦這種事是真的快樂,溫晚晚聽著周自強的講述,不知不覺就吃完了手中的烤串。
“這邊的樓是三層,也是整個考察點的住宿區。”
“那邊的平房使我們的發電站,在沒有大型實驗的前提下都是使用的風力發電,不過若是開展實驗任務,也會同時啟動火力發電。”
“過了發電站能看到一片太陽能的地方就是食堂和倉庫。”
“不過我們這的廚子做的是真難吃,一般我們都等戰士訓練跟著一起吃。”
“後面的那一片就是停車場,下面才是我們的試驗區。”
溫晚晚的目光跟隨著周自強的介紹不斷移動,也對這個北極考察點有了些許的了解。
毫無疑問,作為我國在北極最早建立,同時也是最大的考察點,佔地範圍自然不用多說。
而且基建狂魔的稱號可不是隨便來的,哪怕是冰天雪地的北極,依舊在這裡建立起來了一間間房子。
“那片區域是什麼?”
溫晚晚的目光最終定格在了一塊散發著暖光燈的區域,明晃晃的有些看不清楚。
“養殖場和蔬菜大棚,要去看看嘛?”
說到這的時候,周自強的臉上明顯充滿了驕傲,顯然這地方應該是他在任期間主持修建的。
“走,去看看!”
溫晚晚套上了外套,跟著周自強的腳步走向了燈光。
掀開了厚實的簾子,眼前的區域也終於展現在了視線之中。
塑料大棚內用的是合金鋼架,保證積雪不會將這裡壓塌,固定在周圍的全部都是供暖設施,讓整個大棚內的溫度一直在二十以上。
泥土裡生長的是一顆顆翠綠的大白菜,自動設備時時刻刻在運轉,將積雪轉化為淡水噴灑在土地上。
不得不說,國人在種地這方面的天賦是真的強,冰天雪地中依舊種出來了這一大棚的蔬菜。
“這樣的大棚有多少?”
“五十個!”
驕傲的聲音讓溫晚晚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一個兩個可以說是悉心照顧,但五十個的數量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完成的,活該他驕傲!
“怎麼做到的?”
聽到溫晚晚的詢問,周子強這才開口解釋了起來。
“那是我任職的第三年吧,因為暴風雪的緣故,整個考察點上上下下一百七十多人,足足餓了七天。”
“從那之後,我們就定下了一個任務,攻克在北極種地的問題。”
“期間隻要完成任務的間隙,我們就會抽出時間來將羅列出來的問題一點點解決。”
“供暖設備,解凍冰層,淺海挖土,鹽碱地變黑土,用了足足五年。”
“等到最後一個問題解決,我們第一時間就開始建立大棚,耗時兩年這才將五十個大棚全部建立完成。”
雖然說的是輕描淡寫,但溫晚晚很清楚這裡面究竟存在著怎麼樣的難度。
這可不是上頭撥款匯聚了一群專家潛心研究。
隻是一群研究人員齊心協力利用自己空闲的時間,發揮出了巨大的能量耗費了數年攻克了極多的難關。
“這裡的土是海土?”
周自強點了點頭:“能種地的土雖然不起眼,但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重要的東西。”
“沒有誰願意出售自己的土地,哪怕是少量也絕對不行,我們也不想麻煩國內,隻能選擇海土。”
海土又被稱之為鹽碱土,基本上是無法種植糧食的。
可以想象,整整五十個大棚的土,是這裡的科研人員用了多大的努力才變成能種地的黑土。
“為了種地,你們是真的拼啊!”
第331章 為什麼不普及?
聽到溫晚晚的話,周自強臉上頓時出現了笑容:“畢竟是傳承麼,隻要有條件,肯定得先把地種上!”
華夏人來自基因裡的傳承,這玩意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接連參觀了好幾個蔬菜大棚,從白菜到土豆,從豆角到菠菜,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甚至轉到整個種植區的後面,還能看到一個養雞場和一個養豬場。
考察點算是將葷素搭配上算是研究的明明白白!
參觀完了最後一個大棚,忙碌了好幾個小時的志願者和保護協會的人也終於回到了臨時基地內。
燒烤再加上啤酒,別管大家是不是第一天認識,此時全坐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著。
溫晚晚和周自強也找了個位置,享用著整個考察點忙碌了一整天才準備完的夜宵。
“站長,要來一口不?”
有時候溫晚晚都懷疑沈南是不是在自己身上裝了定位導航。
這貨剛到,拿了幾個烤串就直奔自己,尤其現在還是夜晚,現場幾乎都快有八百多人,能精準的定位自己絕對沾了點什麼東西。
“吃,我要雞翅!”
雖然帶著些許懷疑,但該吃的東西是絕對不會錯過的。
接過了還在冒著油脂的雞翅,溫晚晚也讓開了些許位置。
沈南一屁股坐了下來,整個人靠在背後的大冰塊上,享受著來之不易的休息。
溫晚晚倒是輕松,先行跑到了考察點,但後續的整個運輸過程,包括指揮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給了沈南。
忙了這麼長時間,說不累那是假的,但看到一隻隻海象送上了車,即將迎來屬於它們的幸福生活,再累也感覺值得。
陪著一群人熱鬧到了深夜,這才在各種酒瓶中逐漸散開。
值班戰士吃完了最後一口牛肉,也穿戴整齊在帳篷外站起了崗,溫晚晚這群人則是一路走到了分配好的宿舍,將自己的東西放好。
宿舍雖然沒有多大的空間,但整體也算得上整潔。
上床下桌的四人寢室,讓溫晚晚有種夢回大學校園的感覺。
溫晚晚將床鋪好之後也扭頭看向了蘇繡:“沈南我知道,她們那是兩人寢,你大學呢?”
“兩人寢???”
蘇繡帶著一臉的不可思議看著沈南,似乎聽到了什麼震驚的消息。